導讀:她將“好習慣教育”播種千家萬戶,上萬名學生綻放笑臉;自己卻在女兒出生未滿七個月就開始全國奔波,長年不能陪伴。文歡,一名影響上萬家庭的優秀老師,卻是一個失職的媽媽。
“媽媽,媽媽,回來沒有……?“電話中,聽著女兒咿咿呀呀地哭喊,文歡揪心地疼痛,淚珠在眼眶不住地打轉。
“妞妞,乖!妞妞,乖!要聽爸爸話喲,媽媽呀,很快就回家家啦!“掛斷電話,淚水奪眶而出,她再次欺騙了女兒,記不清自己撒了多少次謊。剛剛結束云南昆明分校好習慣公益課,回到北京總部,恰逢國家十二五重點課題“好習慣養成教育”國際論壇舉辦,作為教學總基地首席培訓師,文歡統籌整個課程展示環節,回家探親的計劃再次落空。
女兒出生未滿7個月,文歡就輾轉全國講課,為了照顧孩子,丈夫每月只能工作15天。
文歡是一名優秀的老師,卻是一個失職的媽媽。每每想到女兒,想到丈夫,想到家庭,文歡愧疚難當。但是,為了幫助全國更多的孩子,她卻從未后悔。
“嗡嗡嗡”,手機突然震動起來。
“小文姐,在干嘛呢?我是菠菜!”邸永波,文歡教過的一名學生,永波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年”,抽煙、打架、逃課,同學害怕他、老師看不起他,家長既惱怒又擔心。
為了超生永波,父親丟掉了鎮黨委書記公職,失去前程似錦的仕途,只得自己搞家小超市養家糊口。
但永波卻未給家里爭氣。中學期間,爸爸每周都會被請到學校“談話”,家庭被蒙上一層抹不去的陰影。父母的苦口婆心,老師的耐心勸導,都未能說服永波,反而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遠:一次群架斗毆,永波身中7刀差點喪命,至今身上留有深深的刀痕。
孩子承載著家庭的希望,這個希望破裂,是難以彌補的傷害。
2012年暑假,永波被送到智新超越清華腦力特訓營精英班。在那里,他認識了“小文姐”――文歡,命運由此改變。
興趣與信心,是自我改變的最大動力。永波夢想“成為一名成功企業家”,在“天籟之音”課堂上,“小文姐”耐心引導,不斷挖掘永波的閃光點,通過傳授高效科學的“腦刀”學習方法,激發出內在的潛力,讓他重拾學習信心。看到自己的努力不斷取得回報后,永波堅信:“無論什么事情,只要愿意做,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夠做好。
邸永波變了!在15天精英班學習中,儼然一副成熟大哥哥的樣子,對其他小朋友從學習到生活關懷得無微不至,令家長老師刮目相看。談及自己的改變,永波說:“我已經再也不是之前那個不懂事的小孩子,現在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我要為達成目標不斷努力!“
精英班結營感恩課上,永波給爸爸寫了一封信:
“爸、媽,您們身體還好吧,您們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呢,初中打架、逃課、離家出走,回家不能為您們減輕負擔,反而讓您更加勞累,要不是您,我可能進去改造了。
爸,您曾經對我說過:心若改變,態度將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將改變;習慣改變,人生將改變。什么樣的態度,決定什么樣的行為,精英班學習讓我明白了很多,我肯定會不斷改變,謝謝您的一番教育。
爸,媽,我愛您們!是您們給了我豐衣足食;是您們給我更好的教育;是您們給我無私的愛!“
感恩課上,聽著小文朗讀永波的信,爸爸不由淚流滿面,終于舒展開緊鎖的眉頭,露出欣慰的笑容。
從那以后,永波每到周末都會給“小文姐”電話,匯報學習情況、交流生活困惑。永波的學習成績快速提升,目前躍居班級前20名,明年高考目標是進入省重點大學。
文歡依然清楚記得,2012年11月,初次走進安徽阜陽成效中學八(七)班的情形:面前96張木訥的面孔,完全沒有同齡年紀孩子的青春活波。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同學間小矛盾不斷,不聽老師教導,為了孩子能有所改善,班主任李強操碎了心。
得知智新超越講師文歡要來八(七)班進行1個月“好習慣養成”公益課教學,李強老師興奮不已。
“團隊建設”課程上,全班分組PK,在文歡耐心的引導與熱情的調動下,孩子們也慢慢積極活躍起來。競選小組長時,孩子們爭先恐后舉手,有的站到凳子上,更有徑直爬上課桌上,整個教室一片歡騰。
孩子積極性調動起來后,文歡老師趁熱打鐵,展開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同時輔以思維導圖、錯題集等創新思維方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習慣養成”公益課共八節,每節課1.5小時,12個課時結束,八(七)班脫胎換骨、變化斐然,總成績由年級22個班的最后一名,一躍上升13個名次據全年級第九名。
孩子們的巨變,讓李強老師激動不已:“以前太過嚴厲了,沒想到‘好習慣養成教育’力量這么大,沒想到孩子們可以這么快樂地快速成長!”
一個月公益課結束,文歡返回智新超越清華總部,孩子們仍會經常聯系:“文歡老師,現在的八(七)班再也不是原來的八(七)班了!我們非常團結,不再是一盤散沙,不再像以前打掃衛生都成問題。李強老師也不再板著臉,動不動罵我們、批我們,每天露出八顆牙齒笑容,和我們像朋友一樣。“
每每聽到這些,文歡仿佛看到了96張綻放的笑臉,她播種的“好習慣”在全國生根發芽了。
文歡不僅是“好習慣”播種師,更是“好習慣”課程研發導師。
看到無數家庭被教育問題深深困擾,看到無數孩子被繁重的學習壓得直不起腰,文歡迫切希望,將自己的多年教育成功經驗系統推廣,以幫助全國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
與清華大學資深專家探討教育模式,和清華、北大優秀學子溝通學習方法,結合自己多年實踐教學的經驗,文歡2011年歲末研發出“玩中學”系列教學課程和《清華北大學子學習進步八大秘笈》。
“玩中學”課程詳細介紹了創新型思維三大方法,以及思維導讀、感恩課程、英文記憶(單詞學習)方法,通過激發學習興趣、腦力開發、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孩子學習效率、樹立自信心,從而達到輕松快樂地學習效果。
《清華北大學子學習進步八大秘笈》則是針對學習過程進行科學細化八大管理,分為計劃管理、預習管理、聽課管理、復習管理、作業管理、錯題管理、難題管理以及考試管理。
通過計劃管理設立目標、進行時間管控,“讀寫練三步走”的預習管理為聽課管理打牢基礎。在運用復習管理鞏固知識的同時,運用作業管理提高速度、克服拖拉毛病。錯題管理,難題管理、考試管理則是考試高分的法寶。
在全國各地,已有5000多名孩子接受過“好習慣養成教育”系統培訓,聽過文歡授課的學生更是多達上萬人。在文歡眼中,好習慣就是每個家庭快樂的源泉,智新超越帶給她的,不僅僅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社會使命、一種社會責任。
身為人母,文歡更有體會。在女兒房間,擺滿了學生制作的各式各樣小禮物,一只小紙鶴、一張手繪畫、一封感謝信,往往都能讓她感動不已。雖然自己鮮有時間陪伴女兒,盡管不能好好照顧家庭,但看到每一個孩子變得陽光燦爛,每一個家庭變得和諧溫暖,心中便涌出莫大的幸福與滿足。
她相信,“好習慣養成教育”不僅是一份愛的事業,更是一種善的責任,女兒不會因缺少陪伴而心生埋怨,一定會為媽媽的大愛而無比驕傲。
她相信,智新超越70多名“好習慣播種師”桃李滿天下,一定能將“善”的種子播種全國,讓“好習慣”在全國綻放快樂之花。(肖渝)\u00A0
(原標題:智新超越文歡:為愛播種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