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拍出蔬菜森林及肉山的小肥羊嗎?
去年,小肥羊憑借食材大片《尋味之旅1》刷爆朋友圈,每一幀都美的能當壁紙。
今年,食材大片居然出了續集,快來看看有什么驚喜?
和去年相比,純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動態。第一集的雪山草原森林瀑布,變成了三潭映月,紅杏出墻,海上明月,千帆破浪等場景。
創作靈感,來自于北宋“天才少年”畫家王希孟的一幅畫作。作品由王希孟在18歲時繪成,名為《千里江山圖》。
用食材呈現是這個樣子的
第一部是從西到東,草原帶來肉,穿過蔬菜森林然后掉進鍋里;
第二部是從南到北,相聚皇城,發現原來終點又是一口大火鍋啊,反正結局都是被吃掉。
看圖不過癮,還是看下高清大片吧
小肥羊為什么要用心打造這樣的宣傳片?無疑是要通過視覺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打造品牌調性。以下兩個思路,可以幫助我們制作一條突出品牌個性的宣傳片。
集中火力 突出一條特色
很多人拍宣傳片,總希望把品牌展現得盡善盡美,殊不知,想要表現的太多,顧客反而印象平平,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肥羊兩部食材大片均由《舌尖上的中國2》導演陳碩指導,視頻在形式上就非常有創意,同時主題只有一個,就是展現小肥羊精致的食材。
從造型設計到美術指導,宣傳片本身拍攝技術就非常講究,音樂部分由天娛傳媒音樂總監聞震制作,他曾為劉歡、張信哲、趙薇、周迅等一大票明星寫歌譜曲。制作精良的宣傳片,顧客自然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其實是小番茄的枝和枸杞做的果。
用視頻標簽化 強化印象
小肥羊第二部宣傳片延續了第一部的創意,就是為了強化小肥羊在顧客心中的印象。
“在這樣一個變化飛快的時代,我們想做些不變的東西,一些能沉淀到小肥羊品牌骨子里的東西。如果以后大家看到這樣的食材大片,就會聯想到小肥羊,那么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兩部片子的主角就是一盤肉、一鍋湯,代表了小肥羊的核心資產:經典的內蒙六月羔羊肉、以及全國精挑細選的9種佐料。
主動給自己打標簽這招也非常好用。比如小米的標簽就是高性價比、黑科技。很多經典的廣告風格上的延續,就是為了不斷地重復。在一種風格上做到極致,給自己加標簽,進而讓顧客對品牌加深印象。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事情是簡單的,
哪怕是拍個火鍋廣告片。
部分內容來源“奧美紅坊” “小肥羊”
用心做菜,也要用心拍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