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賣了64億,歐時力母公司赫基集團申請IPO,LVMH是股東 | IPO觀察
隨著服飾零售市場逐漸回暖,國內服飾行業或迎來最大的IPO,\u00A0女裝Ochirly歐時力母公司赫基(中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日前正式宣布IPO。
據赫基集團公開的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該集團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不超過12700萬股,占本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5%,且不低于10%,計劃募資32億元用于新建356家自營門店等擴張項目。
早在去年7月,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赫基集團已選擇了一家中國的投資銀行負責其上市事宜,估值預計超過200億人民幣。
赫基集團的前身為時裝品牌Ochirly,由徐宇與妻子李珊瑚于1999年在溫州創立。早在創立初期,徐宇和其創始團隊已有意識打造自創品牌管理體系,有遠見地將Ochirly打造成頗具設計元素并面向時尚女性的中高端品牌。2009年,赫基集團推出Five Plus品牌,一年后又推出潮流男裝品牌TRENDIANO,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轉變的需求。
右起第二位為赫基集團創始人兼CEO徐宇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的私募基金L Capital Asia在2012年斥資2億美金收購了赫基集團10%的股份,是當時外國企業在華投資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當時赫基集團公布的公司估值為20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對時尚頭條網透露,L Capital Asia唯一目的就是投資回報率,與LVMH集團整體的品牌和產品戰略都無關,另外,L Capital Asia是一個有明確退出時限的投資基金,時間大概3至5年,現在正是L Capital Asia尋求退出套現的階段。
自2010年9月起,L Capital Asia先后在中國境內投資了5家公司。其中,2家為香港的珠寶首飾商英皇珠寶和明豐,另外3家為女裝JORYA母公司欣賀集團、赫基集團以及美妝品牌丸美。
獲得L Capital投資后,徐宇隨后與意大利時裝公司Sixty Group建立合資企業,收購并接管了MISSSIXTY、Killah和Energie亞太地區的經營業務。
2013年1月,赫基集團宣布與意大利奢侈零售店10 Corso Como合作,同年年底便在上海開出10 Corso Como線下實體概念店。不過,由于中國業務嚴重虧損,10 Corso Como已于今年初撤離北京,當時有消息稱撤離的原因是赫基集團正考慮IPO,急于清理旗下不良資產。
2014年,赫基集團推出COVEN GARDEN品牌,正式進軍輕奢女裝領域,后于今年與荷蘭高端牛仔品牌DENHAM達成合作,進一步強化公司在牛仔領域的地位。
在過去10年中,赫基集團通過內部孵化、外延并購與合資運營等方式將集團從單一品牌迅速轉型為多品牌經營模式,業務涉及時尚、休閑、都市、牛仔、輕奢等多個領域。
為強化各品牌的差異化特征,避免品牌風格過于趨同,赫基集團旗下各品牌均成立了獨立的產品開發團隊。不過,集團也表示各品牌未來如果未能繼續維持或強化差異化的特征,則可能降低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制約集團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赫基集團在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64.4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06億元,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與凈利潤則分別為28.83億元和3.71億元,其中15.5%的收入來自電商渠道。
截至今年6月30日,赫基集團共有2960家門店和8350名員工。
隨著集團電商業務規模及占比不斷提高,赫基集團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電商建設、引進相關人才以及借助社交媒體增加與消費者的交流,從而提升集團的盈利水平。在今年天貓雙11全球購物節中,赫基集團核心品牌Ochirly銷售額位列女裝第九名。\u00A0
在已上市的國內服飾企業中,赫基的盈利能力較為靠前,近三年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呈上升趨勢,今年錄得70.54%,已超過太平鳥、安正時尚、日播時尚和維格娜絲等競爭對手。
赫基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集團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為徐宇及其弟弟Ivan Xu。徐宇在集團中同時擔任董事長及總經理,Ivan Xu則為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兼Five Plus品牌總裁,兩人分別持有赫基集團76.556%及22.7061%的股份。李珊瑚則是董事、副總經理兼首席創意官。
圖為赫基集團內部管理架構
據悉,徐宇在經營赫基集團的同時還熱衷于投資,目前為總部在廣州的時尚電商唯品會股東之一,此前還與網易創始人丁磊共同投資了葡萄酒業務。在胡潤研究院今年發布的2017年“胡潤百富榜”中,徐宇和李珊瑚夫婦在涵蓋服裝、珠寶以及護膚美妝的時尚產業的47位富豪中以235億的身價排名第二,在總榜中則位列第124位。
據時尚頭條網統計,過去3年,有超過30家國內服裝集團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融資金額超過30億美元,上市的集團包括太平鳥、安正時尚、安奈兒童裝、日播時尚、拉夏貝爾等國內服飾零售集團。
不過,國內服飾零售企業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今年1月9日上市的太平鳥,IPO排隊時間長達6年,連續沖刺3次。后于2月14日、5月31日上市的安正時尚、日播時尚也都經歷了兩輪IPO沖刺歷程。目前,地素時尚與瑪絲菲爾仍因股權糾紛訴訟和存貨等問題而無法上市。
在已上市的服裝集團中,自今年以來股價漲幅最為顯著的是申洲國際,也是首個突破1000億港元的國內服飾集團。緊隨其后的是安踏,自今年以來股價累積上漲44%,目前市值約為895億港元。
得益于粉絲經濟,去年10月在港上市的JNBY母公司江南布衣集團的股價表現也令投資者感到驚喜,自今年以來股價累積上漲超過36%,市值增至52億港元。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國內服飾零售商遭到嚴重打擊,自今年以來股價跌幅最為明顯的是星期六鞋履集團,累計下跌57%,探路者與美邦服飾則分別錄得44%與41%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