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汪曉筠 實習生 金瑋)送去干洗店洗衣服,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最近的一次洗衣經歷,卻讓李女士煩惱不已。“兩個月前我在余杭區臨平街道東大街31號象王洗衣店,送洗了一件羽絨服,洗完后,衣服上的黑色星星圖案卻變成棕色了。”李女士致電與本報維權熱線85188518聯動的12345市長熱線反映:“我花了1000多元買的這件羽絨服,商家卻只肯賠給我200元。”
消費者 干洗完后衣服褪色 要求商家提高賠償
李女士:3月31日,我去取衣服時發現羽絨服上的黑色星星花紋褪色成棕色,衣服也顯得陳舊,該情況洗衣店店長沈先生也發現了,他向我承諾會把羽絨服送到公司做修復處理,一周內給我回復,洗衣單上也標明了“衣服褪色,回廠修復。”
等了兩周后,我還未收到洗衣店的消息,便上門詢問,沈店長說:“衣服已經送上海總店,但何時能修復還不確定,到時他會電話通知我拿衣服。”5月13日,我再次打電話給洗衣店,沈先生讓我和象王洗衣店客服張女士聯系。
次日,張女士在電話里說,衣服褪色是正常現象,還說我的衣服有質量問題,他們會按照洗衣單背面所寫的褪色情況處理方法(如果衣服因本身質量問題而出現掉色、串色等現象,洗衣店會為我向衣服的原廠家索賠提供證據等便利)這一條款來解決。此外,她說愿意賠償200元現金或400元洗衣店代金券。
我和女兒的羽絨服款式、材料都一樣,是兩年前買的,我女兒的衣服在家里洗過并未褪色,我不認可衣服有質量問題的說法。希望商家以衣服原價的7折-8折賠償。
商家 曾洗過同類服裝
(5月16日,記者根據消費者提供的聯系方式致電象王洗衣店客服張女士)
張女士:公司提供給消費者的賠付標準和規定,都是按照浙江省消費者保護協會的條例執行的。消費者是用面值為65元的消費券來支付洗衣費的,所以我們提出愿向她賠付400元代金券或者是200元現金的解決方案。消費者想以衣服原價7折-8折賠償的要求,公司無法滿足。
近期,喬司分店也有一件衣服與李女士送洗的款式相同,清洗之后衣服上的五角星圖案也出現褪色,因此我們認為,這件衣服本身比較容易褪色。此外,在洗衣單背后的條款中,我們也明確列明可能褪色的情況,消費者應當知曉。
行業專家 顏料會否溶解需經檢查 清洗貴重衣服最好選保值清洗
顏料會否溶解需經檢查
清洗貴重衣服最好選保值清洗
浙江省洗染行業協會秘書長蔡文磊:商家在洗衣單上注明的賠付條款與協會和省消保委共同出臺的《浙江省洗染服務消費糾紛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的相關條款基本一致。《辦法》規定,“衣服洗后受到損壞,損壞程度較輕或不在明顯部位,衣服仍可以穿著使用的。按衣物洗滌費的1-10倍賠償,單件衣服補償不超過1000元。”
消費者在干洗店購買洗滌服務時,支付的是服務費,而我們行業規定衣服局部損傷的,是可以最高獲賠原洗滌費的10倍。如果消費者認為衣服價值比較高,可以選擇保值清洗服務,假如在保值清洗中,衣服洗壞了,消費者可以獲得衣服的全價賠償。
商家所說的條款,是此事例中的賠償依據,最終還需消費者與商家協商解決。此外,協會可以對消費者的衣物進行有償鑒定。費用由鑒定報告認為的責任方承擔。
(隨后,記者將商家與專家的說法反饋給李女士,她表示,我已與商家約定再次協商。對此,本報還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