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RGQ報道| 家暴之后,李陽依舊瘋狂\u00A0\u00A0報道REPOR
再過一年,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將邁入五十歲的門檻。但他仍不知疲倦地游走于全國各地演講招商,運用“瘋狂”氣質招攬信徒。舞臺上,擁躉奉他為偶像,舞臺下,他制定規則,富有控制欲。李陽站在中央,圍繞在他身邊的親人、員工、學員,崇拜他、畏懼他、順從他。
今年是瘋狂英語創立第三十年,它背負著眾多信徒關于“改變”的夢,但對于兩鬢已近全白的李陽來說,改變并不簡單。
李陽又一次公開提起7年前的那場家暴風波:“有人問我,你把你老婆打一頓,對孩子有影響嗎?”
“沒有!” 臺下坐著100多個身穿紅色T恤衫的學員,大部分二三十歲,小時候學過李陽瘋狂英語。
李陽接著說,“沒有什么影響。三個姐妹打不打架?經常打呀,我跟她媽打一架又怎么樣?家里打一架正常啊,說李陽老師家暴。你爸你媽打過沒有?”
“都打過嘛,為啥沒人報道啊?你沒名氣嘛。” 全場響起掌聲。
今年五一假期,“第39屆李陽國際演講班弟子密訓”在上海開講。學員中有三四個孩子,兩歲的、六歲的、十三歲的。另外一間教室里還有十幾個,在大喊英語。李陽繼續自問自答,“我打老婆的事,我有沒有羞恥感?臉紅不紅?一點兒都不紅,為什么?正常的。” 又是掌聲。
2011年9月,李陽的美籍妻子Kim發微博稱遭到家暴,李陽對媒體說,“我們沒有愛情”、“婚姻是家庭實驗”、“就算我打了老婆,我仍然是個好老師”。7年后,我提出采訪他,還沒來得及說明具體意圖,他打斷我,讓我去看以前的媒體報道,“關于家暴的事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后來的采訪中,他又告訴我,“是我太太先使用的語言暴力,大量的語言暴力。她第一個美國老公,銀行家,一巴掌把她扇到游泳池里去了。”
在演講班現場,他說:“我老婆很厲害的,她把我的書扔到游泳池里去,你說我能不急嗎?她知道我最喜歡什么,我最喜歡書和我的作品,她能把我電腦里的作品全刪掉,這種老婆你說你當時會不會出手?”
“我的媽呀,現在我還得出手,同意的舉手。” 學員紛紛舉起手,大笑起來。
我坐在最后一排聽課,李陽指派了幾個助理照顧我。記筆記時,助理們總盯著我的筆記本。李陽講,“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賺錢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別人,錢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隨后走到我身邊,盯著我對全場說,“到時別只寫一個標題:錢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別亂寫,別人會找我麻煩。”100多個學員齊刷刷回過頭看我,我只能尷尬地笑。
有時他也在講課中突然指導我的工作:“你可以寫這個(我最大的夢想是把娃哈哈、康師傅、餓了么干掉。所有一次性的產品全部干掉),有些話為啥不讓你們提,當下說的,你不能寫,太麻煩。”\u00A0或者,“這個可以寫個標題——俞敏洪老師是我秘書。聳人聽聞一點兒,聳人聽聞便是新聞。”

演講班開講十幾天前,李陽答應接受采訪,但直到我來到演講班現場,我在李陽建的“GQ溝通群”里從未得到他的回復,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后來我得知,他的微信好友早就加滿了,還有上千個微信群,20萬+條未讀消息。手機號雖然對外公開,但誰也別想通過電話找到他——助理為他設置了來電不提醒。李陽的行程尤其高度機密,只有13個人有資格進入“李陽老師日程表”微信群。
我聯系到張翔,家暴事件之后,全公司只有他敢勸說李陽接觸媒體。張翔是李陽的親弟弟,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過繼給姑姑,成年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90年代末,張翔在北京出書、講課,提倡實用英語,他說,教育部高教司外教處處長對他說:“你現在參與了教改,你的思路跟我們教育部的思路是一致的,這是‘難在今日、功在千秋’的事。” 張翔數次和我提起這八個字,說那時的局面是“南李陽,北張翔”。2016年,張翔回到瘋狂英語,李陽把瘋狂英語的互聯網事務交給他,并在2017年注冊了一家新公司,張翔是法人代表,李陽持股98%。
張翔答應幫我說服李陽,一周無果,在演講班開課前一晚,他酒后給我打電話,“明天他(李陽)要是不接受采訪,我就不認他這個哥,說翻臉就翻臉。” 第二天,張翔把我帶進課程現場,瘋狂英語客服總監常逸漫突然大跨步向我沖過來,雙臂張開板著臉,“你不可以進去”。我看向前方引路的張翔,張翔看向臺上的李陽,李陽發話了,“沒事沒事”。常逸漫這才放下手退到一邊。后來我向她解釋我的來由,她依舊板著臉,“張翔不是我老板,李陽老師才是我老板。”
李陽要求所有員工——從一線銷售到副總裁——每天早間發工作計劃,晚間發工作匯報,單獨發給他,同步發到工作群里。不發的后果是什么?他的堂弟李彬現任瘋狂英語麗江基地負責人,曾為此做過一次檢討:
凡人惰性,猶如失控之列車,在我掩耳盜鈴的投機思想中肆意狂奔,偶爾深夜收到您對我期盼成長的警訓之言,我抑或認知泛泛!
悲乎,明知匯報使我得良益!懶惰的本性卻推使我步入一錯再錯之深淵!\u00A0
每日在擔驚受怕之中度過,沒有匯報的日子,我亦如棲身于黑暗的罪犯,偶爾的一聲短信聲音,就像劃過黑夜的警燈,驚悚著我知錯犯錯的心!
我錯了,假如我每后悔一次,上天就掉落下一顆沙粒,那,今天,世界上會再次出現一座撒哈拉沙漠…
李老師,您原諒我,很容易!
而,我!原諒自己,卻很難!
檢討寫于2012年7月14日,他存留至今,并于2018年4月18日再次發到工作群,稱“我是反面教材,大家引以為戒!”
張翔在群里打圓場,說“老哥是刀子嘴豆腐心”。70人的群里只有張翔敢這樣稱呼李陽,其他人叫他“老師”,不是李陽老師,也不是李老師,為表敬畏,一定是“老師”。

▲\u00A0張翔,李陽的弟弟
演講班課程結束后,《智族GQ》攝影師利用李陽錄課程視頻的間隙進行拍攝,張翔和四個瘋狂英語員工坐在一旁觀看。李陽突然說,“你們為什么不拍他(攝影師)?都在那兒聊天。”四個員工猛地從椅子上蹦起來,舉起手機就圍著攝影師拍。李陽轉頭又對張翔說:“你笨哪,腦子有病啊,你拍他嘛。”幾個人拍完還要評比,李陽說,“誰拍得好我給他發100塊錢。”\u00A0
瘋狂英語前講師李凱告訴我,某次十天集訓營的第九天,十幾個學員對課程不滿意,聯名寫信要求退費。員工報告給李陽,他親自來協商。
會議室里,學員坐一邊,李陽陰著臉坐另一邊,“聽說你們要退費是吧,誰是挑頭的?”
帶頭的女學員怒氣突然消失了,笑著說,“李陽老師,其實不是那個意思,我們……” 李陽打斷她,“哪有吃完飯才說飯不好吃的?在瘋狂英語,退費的可能性是Z-E-R-O。” 停一停又說,“說吧,你們想要什么條件,是要送課還是送教材,你們選。”
學員順從地一個個提出要求,李陽指揮手下記錄,“好了,說完了你們走吧。” 這時那位女學員笑著走上前,“李陽老師,能跟您拍張照嗎?”
演講班第一天下午4點,李陽從后門進入會場。張翔告訴我,李陽以往在課程第一天很少出現,由其他講師熱場。所有人起立,高舉雙手鼓掌迎接他,靠近過道的人伸手與他擊掌,遠處有人站上椅子歡呼。李陽笑著穿過人群,此前負責熱場的講師躬身雙手遞上話筒。
“好了,來。”李陽不需要自我介紹,這就是他的開場白。全場安靜下來,仰望他。30年前,蘭州大學烈士亭邊,高考英語16分的李陽完成了自己的“屌絲逆襲”,立志讓“三億人講一口流利的英語”;20年前,他在故宮太廟前,面對近萬人演講;10年前,瘋狂英語成為“奧運會語言培訓服務供應商”,他負責培訓150萬奧運志愿者。
時至今日,李陽仍將2008年視為他的巔峰時刻。他2018年的名片上仍然寫著,“李陽老師,2008年奧運會英語總教練”,他說,“好多人都是拿著我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名片,保存到現在,我就是他們的精神信仰。”
昝強就將李陽視為精神信仰。他坐在第五排靠過道,一直上身前傾,伸長脖子盯著舞臺。李陽講課時,他總右手握拳置于嘴邊,左臂伸直不斷揮舞,低聲重復每一句話。
課后,學員圍住李陽合影簽名,他默默站在包圍圈外,依舊身體前傾,伸著脖子。我問他,你在等著李陽老師簽名嗎?他說不是,“我想看看老師怎么幫助別人。”
昝強今年25歲,在唐山的華北理工大學讀研二,學橋梁設計。2016年4月,昝強接觸演講,每天在操場吶喊。他前后花了幾萬元,在“新勵成”學演講,在“福慧燈教育集團”學習“美樂愛覺的生活方式”,夢想成為“比馬云優秀的企業家,幫助所有人”。他把這句話放在朋友圈封面、電腦桌面、打印出來貼在桌子上、舉著拍照。
他專門從唐山買了一盒遷西板栗,又在上海買了花送給李陽。李陽叫手下拿100塊錢現金給他作為小費,兩人扯著粉色的鈔票合影,李陽對著鏡頭說,“我一百塊錢給你,你也可以活兩天了。” 昝強咧著嘴不住地笑。
李陽當場收昝強當干兒子,“多好,莫名其妙撿了一個干兒子,即將畢業,現成貨,半成品,太棒了!” 昝強在臺上說他來自四川瀘州的一個山區,李陽模仿他的口音,“三區——”,對臺下說,“為什么山區的孩子有點兒呆?他從小到大聽的聲音很單調,就是豬叫(模仿豬叫,觀眾大笑)。耳朵決定了智商,耳朵聽的聲音越豐富,孩子學語言的速度越快。” 他攬住昝強,“你以后就是我干兒子了,我喜歡收一些智商比較低的人,這樣的話才能感覺出他的變化,加油。”
昝強本是上臺說感想,但磕磕絆絆沒說出幾句話,李陽又請上來一個人。這人聲音嘶啞,嗓門卻很大,“大家好,我叫高君寶,我聽了馬云的演講二十場以上,但是我覺得馬云的演講不叫真正的演講,只有李陽老師的演講才是真正的演講!馬云應該跟李陽老師學演講!”
臺下的掌聲蓋住了高君寶的聲音。李陽很高興,讓他重復說了兩遍,指揮助理拍攝視頻發到網上,“我得把它變成爆炸式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