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能忽略農村、農業、農民。但是農民家底薄、抵押物少,農業投資周期長,見效慢,創業資金從哪里融?武漢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武漢市的本土金融機構,不斷創新產品模式對接融資需求,給涉農創業插上了“金翅膀”。
木蘭湖邊的農民創業者
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的木蘭湖一碧萬頃,清澈如鏡。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湖中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湖周青山環抱,綠樹掩映。
12年前,農戶朱慧林用全部積蓄承包了湖邊一片小的灘頭搞水域養殖。回憶起創業的情景,朱慧林說,“我當時堅信在這樣的好山好水里,我一定能做出一番事業。”沒有資金購買魚苗和飼料,他帶著創業需求奔走于各大銀行。“不是因為不看好前景,就是沒有合適的貸款品種。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多虧了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的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幫我解了燃眉之急。”
隨著黃陂區政府加大對黃陂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資源的整合,來黃陂觀光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朱慧林說,“這么漂亮的山水,只養魚太浪費了!”
2008年開始,朱慧林陸續將養殖的盈余資金投入公司建設,先后投資400萬元建起了小型的度假酒店、冷庫、碼頭等。但他擴建的速度卻趕不上景區游客的增長速度和游客多樣性的需求。
2011年,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試水水域灘涂養殖經營權抵押貸款。朱慧林以水域灘涂養殖經營權作抵押,以水域灘涂養殖收入為第一還款來源,順利地獲得了100萬元的灘涂“權易貸”。現在,朱慧林辦理水域灘頭抵押面積達2000余畝,養殖各種魚類,年產值1000萬元左右。帶動周邊農民將近60人就業,年人均創收3萬余元,成為了當地休閑農莊的領頭羊。
針對農村地區普遍缺少抵押物的特點,武漢農商行積極探索,率先在全市發放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水域灘涂養殖經營權抵押貸款等農村產權創新信貸產品,并與原有森林資源(林權)抵押貸款共同組合成覆蓋糧食種植、苗木培育、水產養殖等農業生產各類別融資需求的“權易貸”系列農村產權創新信貸產品。通過這些產品與傳統抵質押貸款產品相結合,全面滿足農戶農企合理的信貸需求。
移民踏上致富路
告別了故土山川,搬出了山區土屋,跳出原有社會結構的移民村,常被形容為一座無形“孤島”。
自2009年6月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外遷移民安置工作啟動以來,武漢市漢南區共接收鄖縣柳坡鎮大橋村等5個外遷移民村共2859人。其中,湘口街漢江村是武漢最大的移民安置點。
安居必先樂業。只有通過激活產業,才能真正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湘口街引進湖北老農民公司,建了武漢最大的有機蔬菜種植加工基地。通過土地流轉,每個移民除了按每畝568元的價格拿到土地流轉費外,還可以一家一人到公司打工,一個月可拿到1000多元的工資。
湘口街是著名的水產養殖基地,有部分移民希望發展黃鱔養殖業。當地有關部門與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聯系,共為16戶移民貸款近50萬元,解決了發展資金不足的困難,又派人不定期上門為每戶移民提供黃鱔養殖技術指導。
自2011年以來,武漢農商行積極向移民提供各種類型的信貸幫扶,通過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小額擔保貸款、農戶聯保、創業貸款等解決移民的資金困難;并對移民購置家用電器、家用交通工具等發放個人消費貸款。同時,對積極安置移民就業的企業優先貸款。截至目前,武漢農商行累計發放幫扶移民貸款1.5億元,支持了41戶移民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