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成軍夫婦和鄒麗娜母子親切交談
鄒麗娜一家人在海南游玩
201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說:“中國維和部隊的幾名同志壯烈犧牲,為世界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我們懷念他們,要把他們的親人照顧好。”這既是習主席的殷切囑托,也是對英烈最溫暖的告慰。
2016年7月11日,維和戰士楊樹朋在南蘇丹執行任務中身負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在過去的半年里,楊樹朋的家人,始終牽動著130萬萊蕪人民的心。
英雄走得太匆匆,他還有很多心愿沒能實現;英雄走得不甘心,他還有好多事情沒做完;英雄走得很遺憾,他還沒陪父母妻兒去看看海……
社會各界愛心聚攏
1月16日,三九時節,冷氣襲人。
在萊蕪鋼城區棋山腳下一個農家小院里,萊蕪市委書記、萊蕪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良帶領市委、市政府、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及鋼城區黨政領導,前往八大莊村慰問維和烈士楊樹朋家人。
木門,石墻,小院整潔,屋內爐火正旺。“老楊,馬上過年了,我們來看看你們。樹朋為中國軍人爭得了榮譽,黨和政府是不會忘記你們的,社會各界也都牽掛著你們!”王書記的話,讓楊洪成一家人心里暖暖的。“感謝各級領導對我們的關心照顧,俺給領導添麻煩了!”話語不多的楊洪成一臉感激。
英雄身后事,政府做保障。楊樹朋犧牲后,市、區、鎮三級軍地攜手妥善處理英雄身后事。安葬樹朋的第二天,鋼城區委就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烈士撫恤優待、家屬安置等問題。
2016年8月1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鄒麗娜走上了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崗位。在失去親人的日子,來自社會各界干部群眾的關懷言猶在耳,幫助她走過那段艱難時光:“英雄走了,我們要把英雄的家人當親人,盡可能解決你們的困難。”“兩位老人家如果身體有什么不適,隨時來醫院,我們免費治療。”“楊一鳴是個聰明的孩子,區實驗學校會優先保障其入學,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小鄒,這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點心意,希望你們全家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良將慰問金遞給鄒麗娜。“政府對俺的照顧已經很好了,俺家現在不困難,把這個心意轉給其他困難家庭吧!”鄒麗娜充滿謝意地說。“照顧好你們是我們的職責,也是對烈士最好的告慰,我們就要把你們當親人。”王良誠懇地對鄒麗娜說。
樹朋母親鄭孝花淚眼婆娑:“謝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懷。樹朋是部隊培養出來的英雄兵,我會照顧好他們母子倆,也爭當一個英雄媽。”
把烈士家人當親人
這半年,對于好軍嫂鄒麗娜來說,充滿了悲痛與激動。每個思念蝕骨的夜晚,她都默默告訴自己,要記住樹朋的遺志,把父母孩子照顧好,把新的工作做好。在同事們眼里,鄒麗娜謙虛謹慎,虛心好學,業務進步很快。她的精神感動了單位的每個人,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英雄為國灑熱血,家鄉人民當關愛。英雄壯舉在革命老區燃起熊熊的愛心之火。
樹朋犧牲后,萊蕪市、區兩級黨委、政府部門、眾多企事業單位和個體業戶紛紛通過多種方式,對楊樹朋家人予以慰問,有的上門看望,表達了革命老區人民的熱情和厚愛。
鋼城區區委書記張釗多次登門看望安撫,解決家庭生活困難。“樹朋走了,我們就是你們的親人。”
樹朋維和期間的教導員魯成軍,在上門送達一等功獎章時,一并帶著妻子胡俊玲與鄒麗娜一家認親。魯成軍叮囑妻子:“部隊工作忙,我不能常來,你要多來走親戚,多來看望叔叔一家人。”
楊樹朋所在部隊楊根思連全體官兵作出承諾:“爸媽,以后楊根思連所有官兵和退役的老兵,都是你們二老的兒子,我們會定期來看你們二老。”
楊樹朋在南蘇丹的萊蕪戰友王建成、卞曉、高翔三人,完成維和任期返回國內后,及時上門看望老人,撫慰烈屬。
楊樹朋被追記一等功后,山東省雙擁辦主任張魁中親自上門發放一等功獎金,稱贊樹朋是新時期軍人的典范。
鋼城區民政局局長丁緒寶說,善后期間,區委、區政府及時落實了烈士的撫恤金,軍地領導及時關愛;棋山工委專人負責烈士家人的飲食起居和醫療問題,并組成志愿者隊伍,定期上門提供服務……
烈士偉大家人光榮
“在照顧好烈士親人的同時,也讓他們享受精神上的榮光。”社會各界的愛心和義舉深深感動著老區的每一名干部群眾。
中央軍事頻道欄目組邀請楊樹朋家人到部隊錄制軍營大拜年節目,并派人陪同鄒麗娜一家到海南游玩,實現了樹朋“帶父母妻兒海南看海”的愿望。
2016年8月,鄒麗娜被授予“山東省最美軍嫂”榮譽稱號。10月份,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鄒麗娜作為其中一員受到習主席接見。當月,楊樹朋被中央文明辦評選為“中國好人”,其12件遺物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
今年1月16日,鄒麗娜一家又接到楊樹朋生前所在楊根思連的邀請,鄒麗娜一家到部隊過年,共享連隊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楊樹朋生前所在的楊根思連還成立了“我為樹朋盡點力”戰友委員會,大家每年開展募捐活動,保證讓楊樹朋家人過上安心的生活。
一份份關心,一個個問候,共同匯聚成了愛的力量。
鄒麗娜也不止一次地感謝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他們一家的關心厚愛。“我和父母、孩子都挺好,老人們身體健康,一鳴也很乖,大家放心吧!”鄒麗娜說。
榮譽光環的背后,是烈士家人那巨大的悲痛和無與倫比的心靈創傷。這個時候,國家和社會及時伸出手來,盡可能地給烈士家人以關心關愛,使他們在內心悲痛之余少些生活不便,既是責任、義務,也是良知。照顧好烈士家人生活,是務實之舉,更能激勵更多的后來者義無反顧。
今天,我們關心關愛英烈家庭,既是對英雄精神的褒揚,也要昭示這樣一個道理:凡是為國為民做出貢獻的人,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英雄遠行,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