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遠,每一項重大賽事和節慶活動的成功舉辦和精彩演繹,都離不開廣大志愿者的熱情服務和無私奉獻。本地普通民眾也是在舉辦了諸如廣東清遠國際旅游文化節、首屆廣東清遠國際馬拉松賽等活動后,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志愿者服務這個團體的意義和價值的。
筆者梳理發現,在近年來全市頒發的“清遠好人”光榮榜中,不乏許多志愿者的芳名,他們樂意奉獻的精神感動了社會,許多學生都踴躍加入到志愿者這支光榮的隊伍中鍛煉自己、奉獻自己、服務社會。不少學校、社會組織都爭相請這些志愿者去做報告,使他們的精神得到頌揚、傳承,為年青人樹立了榜樣。可以說,志愿者文化已逐漸成為清遠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麗品牌。
清遠城市志愿者們在用自己真誠的微笑為大家服務著的同時,也有不為市民所知道的“難言之隱”。筆者走訪發現,清遠的志愿者來自社會各界,很多都是本地大學、中學、職校的學生,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周末和晚上的時間做志愿服務。但在組織這些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志愿者交通大都自己解決,有些服務晚會等活動結束后已很晚了,公交車都停運了,離家較遠的志愿者回家成問題;有些服務項目需要搬動物品,體力付出不說,但難免在服務過程中志愿者會意外受傷問題;還有志愿者服務結束后發現不見了交通工具的問題;而志愿者途中的安全問題一直也是困擾志愿服務組織者的難題。
志愿者服務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志,為讓清遠志愿者服務走向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促進全市志愿服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筆者認為,各級政府應大力宣揚志愿者服務對城市文明的重要意義,發動、爭取全社會熱心人士和企業家對志愿服務的支持,籌集成立志愿服務基金,在政府對該基金予以一定資金支持的同時,鼓勵基金會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資,捐資人可指定使用方向或具體用途。如捐款超過一定數額的,可設立專項服務基金,制定明確資助意向。
為確保基金得到高效、合理、安全的使用,應由志愿者服務組織對基金進行規范的、科學的管理,定期公開基金賬目。明確規定基金只能用于志愿者必要的交通、支出費用等基本保障和特殊救助、志愿項目孵化等,特別是針對應急演練、野外培訓以及參與應急救援行動,為應急志愿者統一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讓志愿者服務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