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掌握三大核心,無憂志愿填報
掌握三大核心,無憂志愿填報
時至今日,我主講的2015高考公益講座已經完成50余場,服務了近五萬學生和家長,但相對于陜西34萬考生就顯得杯水車薪。隨著志愿填報的日期一天天臨近,越來越多的電話讓我接的頭昏腦漲,都是對志愿填報的基礎知識、基本規律的重復提問。為了給平時不做功課或者對志愿填報的知識為零的家長,提供一些思路,高考專家謝老師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力求用簡潔的思路、簡單的方法,讓家長快速掌握平行志愿填報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牢記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的總思路
知己就是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性格、興趣、分數、位次;知彼就是要深入了解全國高校信息、省考試院發布的招生實施辦法以及考生想報考院校招生簡章和要求;家長一定記住對于高考志愿的填報一定要遵循逐步縮小的方式,高考專家謝老師歸結為五部填報法:
第一步:根據考生分數和位次結合省控線確定考生應該報考的批次;
第二步:結合名次定位和名次修正系數確定考生可報考的院校30所;
第三步:結合數據分析和所報考院校招生簡章要求鎖定適合的院校20所;
第四步:結合孩子性格、興趣和職業規劃確定適合考生院校10所;
第五步:結合家庭幸福感、家族人脈、繼續深造、與國際接軌等諸多因素鎖定適合考生報考的院校4所,然后選擇各校專業填報志愿。
九九歸一就是熟悉政策、掌握數據、科學填報
二、時刻注重首選院校、布局地域、細分專業的三大原則
1、學校優先原則,原則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類推。
能上985,不上211,以此類推。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實際只有以下幾個硬標準,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專科等等。在招聘時,經常會對畢業學校有一個要求,即便不公開說,也會悄悄地立下這個規矩。隨著大學招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分層嚴重的同時,大學在出口把關不嚴,看出身只能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目前全國招收700多萬大學生,每年畢業700多萬,淘汰率很低,沒有辦法,只能看入口了,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學生層次區別不大說事,那時的人如果能上專科學校,放到現在至少都是985了。其實看出身是世界通則,不止中國,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說,暗地里也會在意這一點。哈佛本科的申請錄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碩士層面,平均下來就超過40-50%了。清華講究幾清團,也是這個背景與原因。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需要更加重視。這里特別要提醒家長與考生的是,在錄取時的一本二本等等劃分,是最坑人的,千萬不要在意這個東西。一本二本不是一個明確的層次區別,更不是社會上的學校層次區別,只是當地招生辦為錄取而決定的一個東西。有的學校在這個省參加一本,在另外一個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這樣一點。比如,如果有985學校部分專業在二本招生,那就不顧一切去報,最后那塊牌子最重要。聽說北大醫學部護理專業在一些地區是二本招生,為什么不去先拿一個北大的招牌?
在這里,我想提醒有幾個985學校因為地域原因,比較好上。第一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域的確受限制,不僅在西北,還不在西安,在楊凌市。但學校是最早的一批985,比后來擠進985的高校其實更有資歷。
一般來說,西北東北985高校分數都比較低,但學校很不錯,比如蘭州大學。蘭州大學是當時在西北布局的2所綜合性大學,后來西北大學撤銷下放陜西,他就成了西北唯一綜合性重點大學。再比如吉林大學,與此類似。最后想推薦的就是一個特別的985高校,西北工業大學。這個學校在西安,屬于前國防科工委,實力強悍,也是最早入選985高校的,論資歷在現有的985高校也屬于前列,但因為地域影響,影響力下降。
對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選擇地方普通高校,各個大學本質上區別不大,相對選擇發達地區的好一點。非要選好壞,建議注意學校歷史,一般來講,大學還是講究文化積淀傳承的,歷史長的老本科學校,一定優先選擇。
2、地域原則。北京上海優先,其次需要考慮各大區首府城市。
在哪里上大學非常重要,毫無疑問,北京上海首選,其次建議考慮杭州、南京、廣州、天津等東部地區。有兩個地方比較特別,一個是重慶,一個是深圳,我覺得需要特別提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眼界的問題,見世面的問題。在中國,沒有比北京上海更發達的城市了,你見的世面有多大,也決定了你的理想與定位。其次,也沒有比他們有更多好學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種文化生態,這是所有高樓大廈解決不了的。對于北京上海的孩子,給你們一個忠告,此條不適合你們,你們已經見過這種世面了,你們需要其他的,最好離開本地上大學,你的收獲會更大,因為你們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離開父母生存,是了解中國,了解更豐富的中國。麻煩的是,北京上海分數都太高,很多人難以有條件選擇,多數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么,我們注意選擇各大地區的首府城市。如華中地區的武漢,西南地區的成都,西北地區的西安,東北的沈陽。其次是這些地區的副中心城市,如東北的大連,東南的廈門,原因非常簡單,這些地方都是好大學聚集的地方,不僅都有985,211學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個大學群,學科門類齊全,學術生態環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還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區,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北京,而且多數是部署老牌高校(當然現在不一樣了)。這里面糾結的就是沈陽,原來在東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學都不在沈陽,比如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在長春,工科重點大學在大連,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科學校哈工大在哈爾賓。如果糾結東北,你就去大連,大連理工大學。
重慶是原來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現在是直轄市了,有一個非常好的重慶大學,還有一個有資歷的西南大學,211大學,也是不錯選擇。
推薦深圳,主要是著眼未來。深圳已經超越香港,廣州,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學培養了馬化騰,深圳還有華為,華大基因等等,隨著深圳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開眼界,必須考慮深圳了。
3、專業原則。不必糾結。對于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考慮放棄的原則。
對于只能上?频耐瑢W,需要堅持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
(1)、學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嗎?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圍,有多少人是學什么就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人,基本是學什么不干什么。比如胡錦濤是學水利的,溫家寶是學地質的,習大大是學習化工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什么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你能否在這個行業做到最優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
(2)、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對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說。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復合型人次,即跨專業的。
(3)、你確定你想好了學什么嗎?其實對于多數人,在這個年齡沒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國大學制度就是考慮到18歲時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想學什么,因此,強調寬口徑培養,按大類招生,包括換專業如喝涼水,非常自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因為此,你更不需要糾結了,讀碩士時再說,尤其是專業與學校選擇發生矛盾時,堅定地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專業。
三、一本看科研、二本看教學、三本以下看技能,兩個建議助你科學選擇
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批次的時候,可以遵循一本看科研、二本看教學、三本以下看技能的原則,如果實在不知道怎么選專業,高考專家謝老師給你兩個建議:
1、學數學。數學是學科之母,未來換專業時更受歡迎,比如經濟學,金融,管理等等。8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學數學出身的。當然,你想換計算機等工科更沒有問題。學數學只是因為你想不清楚才選擇,主要是為未來考慮打算,不是讓你以此為生,不是讓你當第一名,不要發憷。
2、學英語。幾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但惟獨語言能力,對于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在實際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死功夫,沒有捷徑。但語言又是一個放大器,比如你是開出租車的,如果英語好會怎么樣?同時,未來無論出國還是考研,英語都是必須過關的,對于很多學習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語拿下,也是一個不知道學什么時的選擇之一。
當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應用型大學,三本或者高職高專,那么專業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比如軟件工程,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如市場營銷之類的。這是和那些有更多選擇權的學生不同的。
最后總結一下,平行志愿填報首選院校,只要能上985,原則上就不要糾結專業,地區,尤其是專業。當然,如果要選擇一些行業特色院校如北京印刷學院、西安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要依據其他的維度去考慮。真誠希望所有家長都能幫助考生科學的填報志愿,讓考生選擇到心儀的大學。